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京鲁视界 > 律师随笔

律师事务所发展战略分析 ——于京鲁律师事务所成立五周年之际

时间:2018-06-29 作者:姜文钢


马上就要迎来京鲁律师事务所五周岁的生日,在这五年里,律师事务所全体同仁上下一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人根据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现状,从战略管理的理论角度,发表以下拙见。
 
一、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我国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现状分析
 
1979年,我国的第一部《刑事诉讼动法》对辩护制度作了专章规定,重新恢复了律师辩护制度,我国的律师业在寒冰中开始回暖。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颁布了我国的第一个关于律师法规《律师暂行条例》,再到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律师法》,我国律师在3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律师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任务,职业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也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自我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影响着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综合实力的提高与增进。
 
从我国律师行业的现状看,影响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利弊因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方面,律师队伍逐渐壮大。1980年,全国共有律师不足300人,而30多年后,这一数字已经窜升至20万多人,是当初的700多倍。1979年,律师事务所在全国仅十几家,且全为国资所,而目前全国已有律师事务所过万家。形成了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包括一人所的律师事务所并存的新格局。同时,律师服务领域拓宽,职业功能升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与人民日常生活的联系愈发紧密,我国律师的服务领域也不断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由传统的诉讼领域向非诉讼等多层次、多领域拓展。与之相适应,律师的社会角色也不断的多元化,不仅仅局限在法律服务者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律师进入到立法和监督机关,担当起了立法和执法监督的重任。法律服务也初步进入市场化、规模化和国际化轨道。
 
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二是律师的职业地位偏低。社会大众对律师职能的理解单一,使得律师的地位提升缺乏必要的群众认同。司法职能部门,对于律师的作用认识不够,法庭上,检察官与律师的控辩地位存在不平等现象。三是律师事务所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多数律师以柜台租赁的方式存在,主观上不想受到任何制约。四是律师执业环境的不友好。法治观念的淡薄,使得律师的职业环境不容乐观。
 
(二)律师事务所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美国的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在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以及行业中现有竞争者的抗衡。这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决定行业竞争的强度和获利能力。
 
潜在的加入者。
 
潜在的加入者是否能够进入某行业并对该行业构成威胁,取决于该行业存在的进入障碍。构成律师行业的进入障碍的主要因素有:(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趋于下降。它形成的进入障碍会使新加入者不会大规模进入律师行业,或者冒着现有律师事务所强烈抵制的风险,不得不以小规模进入,忍受成本过高的劣势。(2)产品差别化。这是指由于客户对律师事务所的产品(专业服务)质量或品牌信誉的忠实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别。产品一旦形成进入障碍,新加入者往往要花费较长时间攻克这一壁垒。但我国律师事务所目前提供的服务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信誉上都远不及外国律师事务所。(3)资源优势。已有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凭借自己在人力资源或者拥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设置进入障碍。但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的律师还需要向外国律所学习,提高自身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4)政府政策。国家进一步减少消除对律师的限制,使律师行业能接受市场的调节,控制政府的宏观调控。因此,国外律师以国外律师事务所的形式作为潜在的加入者,将运用其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先进的专业技术、强大的国际背景,对我国的律师服务市场发起强有力的冲击,直接争夺国内的市场份额。
 
2.替代品。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事务所具有相同功能或类似功能的产品。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替代品的价格会比被替代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在传统的律师业务咨询等服务上,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要,一些会计事务所、咨询公司、调解机构也会接一些民事经济类的纠纷调解处理案件而现今律师接手的案件中很大一部分是经济类的民事纠纷,这就是律师的市场缩小了一些。
 
3.购买者。
 
律师事务所在进行购买者选择时,应了解其所面临的各种购买者集团对律师事务所具有的影响,寻找那些对律师事务所影响力最小的购买者,降低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提高自己的获利能力。目前我国律师服务市场总体上看,购买者有较高的竞争能力,购买者从律师服务行业中购买的产品是标准的,或是没有差别的。这种情况下,购买者总能找到可以挑选的供应者,并使供应者之间互相竞争,同时购买者的转换成本不高,不必固定地从某个或某些特定的律师事务所购买服务。一般来说大多大型企业在确定了律师事务所之后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更改。 
 
4.供应者。
 
由于律师事务所所在的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是其最主要的资源,可以说律师是主要的供应者,并且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的机会。律师是律师事务所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投入,这种投入对于律师事务所的服务质量有着极重要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律师讨价还价的能力。
 
5.行业内部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
 
我国律师事务所之间的抗衡可以说是相当激烈。具体表现为:(1)行业内有众多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2)产品缺少差别化。当律师事务所的产品缺少差别化时,购买者挑选律师事务所就会从服务的价格上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律师事务所之间常常会爆发出激烈的价格战,导致整个行业中所有律师事务所的收入水平降低。
 
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律师服务行业中,以上五种竞争力量中处于支配地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潜在加入者、替代品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激烈抗衡这三种力量。
 
(三)律师事务所业务组合的总体战略分析
 
波士顿矩阵可把律师事务所经营的全部业务组合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律师事务所相关经营业务之间现金流量的平衡问题,判定当前面临的主要战略地位和未来在竞争中的地位。根据有关业务的行业市场增长率和律师事务所相对市场份额标准,波士顿矩阵可以把律师事务所全部的经营业务定位在四个区域中,分别为:
 
1.高增长-低竞争地位的"问题"业务。这类业务,通常处于最差的现金流量状态。一方面,所在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高,律师事务所需要大量的投资支持其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其相对份额小,竞争地位低,能够生成的资金很小。因此,律师事务所在对于"问题"业务的进一步投资上需要进行分析,判断使其转移到"明星"业务所需要的投资量,分析其未来盈利,研究是否值得追加投资,以达到高的市场占有率,作为新兴市场,这类业务的未来增长潜力巨大,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研究和投资,就会失去原可拥有的较高市场份额,变为"问题"业务。
 
2.高增长-强竞争地位的"明星"业务。这类业务属于迅速增长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律师事务所全部业务中,"明星"业务在增长和获利上有着极好的长期机会,但它们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关注。为了保护或扩展"明星"业务在增长的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律师事务所应在短期内优先供给它们所需要的资源,支持它们继续发展,例如非诉业务。在我国,非诉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成为律师事务所的主要资金来源,需要律师事务所对其继续投资。
 
3.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现金牛"业务。这类业务处于成熟的低速增长的市场之中,市场地位有利,盈利率高,本身不需要投资,反而能为律师事务所提供大量资金,用以支持其他业务的发展,例如传统的案件受理。
 
4.低增长-弱竞争地位的"瘦狗"业务。这类业务处于饱和的市场当中,竞争激烈,可获利润很低,不能成为律师事务所收入的来源。如果这类经营业务还能自我维持,则应缩小经营范围,加强内部管理;如果这类业务已经彻底失败,律师事务所应及早采取措施,清理业务或退出经营。
 
 一般来说,律师事务所比较理想的业务组合是拥有较多的"明星"和"现金牛"业务,少数的"问题"业务和极少数的"瘦狗"业务。
 
二、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经营战略分析可运用的方法有swot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等。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律师事务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方法。其中s是指律师事务所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律师事务所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是指律师事务所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律师事务所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律师事务所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一般表现为律师事务所的资金、技术、员工素质、服务、市场、管理技能等方面。判断律师事务所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一般有两项标准:一是单项的优势和劣势。例如,律师事务所的员工素质高,人数多,则在人力资源上占优势;市场占有率低,则在市场上占劣势。二是综合的优势和劣势。要评估律师事务所的综合优势和劣势,可选定一些重要因素,加以评价打分,然后根据其重要程度加权确定。律师事务所外部的机会是指环境中对律师事务所有利的因素,如政府支持、良好的购买者关系等。律师事务所外部的威胁是指环境中对事务所不利的因素。如新竞争对手的出现、市场增长率缓慢、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增强等。
 
律师事务所的战略制定出来之后,还必须将战略的构想、计划转变成行动。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律师事务所需要注意三个相互联系的重要阶段:(1)战略操作化。律师事务所可以利用年度目标的手段,使战略最大限度地变成可以操作的具体业务。(2)战略制度化。律师事务所通过组织结构、资源分配等方式,使战略真正进入律师事务所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3)战略控制。战略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实施的,律师事务所只有加强对执行战略过程的控制与评价,才能适应环境变化,完成战略任务。
 
律师行业是我国发展还不太完善的行业,受市场调节的方面较少,受多方面的限制较多,现有的律所多为几个熟人之间合伙成立的,且有许多的律所是以咨询公司的名义成立的,律所规模较小,大多律师只是在律所挂名独自与他人进行律师事务的交易,实质上与律所稍有联系,多属于个体经营。
 
一个企业要想不断的发展壮大,具有生命力,必须在他生产的产品上下功夫,不断有新的产品上市,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律师事务所只有不断发展壮大,争强生命力,借鉴其他类型企业的经历,不断开拓新业务,拓展新的律师服务新领域。
 
律师事务所在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已经成为必经之路的今天,应积极借鉴国企改革的成功经历,深化到产权结构的核心问题上,积极探索一条通向成功律师事务所之路。
 
考虑到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业内的发展趋势与竞争特点,律师事务所在未来除了进一步做好传统的法律业务以外,还应做好这样几项工作:1、将现有业务做精、做细;2、开拓新业务领域,超越产业竞争,推进蓝海战略;3、建立健全人才机制,既要保证现有优秀律师的稳定发展,又要形成竞争有序的人才梯队。
 
相信京鲁律师事务所在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并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一定会取得更佳辉煌的成绩。
 
 
 
                                                                                                                                                                                姜文钢
 
                                                                                                                                                                            2012年5月6日

上一篇:“五事”铸就京鲁 --纪念京鲁所成立五周年 下一篇:共铸京鲁 ——浓妆淡抹总相宜